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9.(2 / 2)

斗角常常出于有意识地削弱对手、巩固自己的企图,但也可能产生于一种无意识的、类似上边所列举的那种两难心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争夺优势的行为也就是无意识的二重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得我们既可以在争斗中运用阴谋诡,又不用担心我们的理想化形象受到玷污。而同时它又给我们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可以将对自己的恼怒和轻视倾泻到他人头上去,当然更令人满意的是,倾泻到我们想首先击败的对手头上。

作为归纳,我想指出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它,我们自己的责任就推卸到他人头上了,尽管他人并没有我们的毛病。许多病人一旦经医生诱导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毫不加考虑地马上把问题的根源归咎到童年时代。他们会说,他们现在对束缚很敏感,是因为那时他们的母亲很专横;他们现在很容易感到屈辱,是因为童年时受过屈辱;他们的报复性来源于幼时的伤害;他们内向脱群,是因为幼时很少得到理解;他们对性的拘谨态度是因为从小受清教徒熏陶,等等。我这里指出的,不是那种医生与病人同心协力、认真考虑病人幼时所受的各种影响,而是指那种过分专注对幼时影响的分析。这种专注的结果是一事无成,只做原地踏步的循环,对目前作用于病人的各种因素却缺乏探索的兴趣。

由于弗洛伊德对遗传性的过分强调支持着病人的这种看法,我们应该仔细检验一下这当中真理与谬误所占的比例。的确,病人的神经症趋势始于儿童时代,他所能的线索都关系到他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