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6.(2 / 2)

识到遮蔽内心的那一层虚幻必然会扩展到外部世界。有一个病人最近的一句话概括了整个情形“要不是这真实世界的干扰,我本来好过多了。”

最后,虽然理想化意象的创造是为了除掉基本冲突,而且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说是达到了这一目的,但同时它又在人格中造成新的裂隙,其危险性更胜过以前。粗略地说,一个人把自己构思成理想的那种形象,是因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真实形象,理想化意象显然是用来抵消他可憎的真实形象的。但是,把自己抬得那么高以后,他便不能容忍真实的自我,甚而这还会引起他的恼怒和自我鄙视,并且因为自己达不到那种要求而烦躁不安。于是他动摇于自我欣赏和自我歧视之间,理想化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使他左右为难,找不到一个坚实可靠的中间地带。

由此,便发生了新的冲突,冲突的一方是他的强迫性的、相互矛盾的尝试,另一方是内心失调所具有的内在专断性质。他对这种内在专断性所做出的反应,恰似一个人对政治上的独裁所做的反应。他可能将自己等同于这种内心的决策者,即是说,感到自己真像是内心告诉他的那么了不起;或者,他会小心翼翼以便达到那个标准;或者,他会对抗这种内心的逼迫,拒绝承担内心强加于他的义务。假如他以第一种方式做出反应,我们便得到一个表现为“自恋”者的类型,一个决不接受批评的人,他实际存在的裂隙并不为自己的意识所察觉。假如他是第二种方式,我们便看到一个表现为完人的类型,即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型。在第三种方式中,患者表现为拒绝对人对事担负任何责任,他容易显得古怪反常,对人对事一概否定。我是故意用“表现为”这个词的,因为无论他的反应是哪一种,从根本上说来他一直是在勉强地挣扎。甚至就是那种平时总自认为“自由”的反抗型患者,也试图推翻强加于己的这种标准。他也用这种标准去衡量他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