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确实丰富多彩,但日子是平淡的。我们过的都是老百姓平常日子,没有那么多的可歌可泣和轰轰烈烈。
饭店打工的生活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上班厨房,下班寝室。想孩子了给老婆打个电话,郁闷闹心了喝点小酒,想女人了也只是想想,出去找小姐不敢,一是怕得病,二是怕人讲究。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可以随意处个铁子,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
当然也有处的,处了也没人说什么,顶多是刚开始的时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过段时间也就没人谈了。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上午发生的事到下午不是新闻了,谁还会在意你和谁好?都在过自己的日子,打理自己的生活,没人会活在别人的生活之中。
滨海到了十一月份,天气变凉,空气中带着丝丝寒意的海风吹在人身上有阴冷的感觉。
十月底的时候和滨海湾总厨王海涛,福临居总厨夏海华,严丽饭店总厨郝广生,粗粮总厨杜师傅,新店总厨李双良我们六个聚在一起,把厨艺比拼的事定了一下。
这回比拼一共分三大块儿。
第一是凉菜,每家选出一名凉菜师傅参赛,评出前三名;
第二是海鲜,每家选出一名师傅参赛,评出前三名;
第三是东北菜,每家选出两名师傅参赛,评出前三名。
形式还和上回一样,颁发奖品和证书。
每家出资一千元,用于买奖品和比赛费用,这个钱交到我手里保管,因为比赛还是在老店举行。
我们六个总厨不能当评委,老板也不能当评委,最后决定,王海涛负责找两个滨海饮食协会的,夏海华找两个政府的,剩下的我这边负责,我们四家店找七个评委。
举办日期定在十一月二十八号晚上。
定下来之后跟老爷子作了汇报,老爷子挺认可,把王总调过来整体负责比赛的事。有王总负责我轻快不少,他干这些事轻车熟路,还愿意干,主要是他在粗粮干的不咋顺心,不如回老店,我和陈经理能够很好的配合他。
老店参赛的很好选,海鲜是赵小军,凉菜当仁不让是李明娟,东北菜是李海才和张志成。他们四个接到通知之后开始积极备战,其余没参赛的师傅也是极力配合,都给出不少好的意见。
这次比拼每个参赛师傅只有一道菜品,在制作时间上有了限制,必须全部是现场制作,四十分钟内完成。每个师傅可以带一个副手,不允许提前进行加工。有了这些要求之后对参赛师傅的原料选择,刀工处理,初熟加工,烹饪技法,制作工艺都是个很好的考验。
要的是真功夫。
我没有参与赵小军他们参赛作品的选择,只是给出点意见,毕竟是他们参赛,参与多了他们会不知道听谁的好,无所适从,还不如叫他们自由发挥呢。
张志成选的搭档是黄立国,李海才选的搭档是曹建军,赵小军选的搭档是跟着他干挺长时间的付师傅,现在付师傅炒东北菜也挺好,很机灵,是个可造之才。李明娟的搭档是她的副手。
衷心希望他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王总调回老店做的第一件事是请我和陈经理吃饭。现在对吃饭喝酒没太大兴趣,但人家挺热情,不好不去,于是就到了洪福饭店。
“还是咱们老店好,回老店和回到家似的。”王总说。
“还是老店好吧,王总你也行,三个店都干了。”陈经理说。
“我就是公司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总笑道。
我说“王总回来正好,厨艺比拼的事就交给你了。”
“交给我没事,老爷子跟我说了,要我把这事整好点。”他说。
陈经理问“王总,现在粗粮生意怎么样?”
“粗粮还行,一天四万多块钱。”王总说。
“四万多对他家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