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着的时候吃好吃,要是温度降下来吃会有点豆腥味。同时感觉豆腐渣在炒的时候火候还欠缺,再多炒十秒就好了。
第一份小豆腐上去十分钟之后来了第二份,第二份制作的时候把豆腐渣炒的时间够了,尝了一下比第一份效果好点,那种豆腥味少了不少。
炒第三份的时候把葱花量又加了少许,爆香葱花的时间多了将近五秒,待葱花的香味浓郁时下入小白菜,这回炒出来的小豆腐香味十足,但还是感觉小白菜太嫩,小豆腐上桌十五分钟左右会出现下汤现象,一旦下汤就会卸口,啥味道都没了。虽然十五分钟客人吃的也差不多了,但还是有缺憾,万一客人十五分钟之内没怎么吃呢?
一定要把小白菜换成二白菜。
中午饭口做到第八份的时候,传菜部传来前台张经理的声音“刚才下的小豆腐是客人吃好了点的第二份,特意交代还要刚才炒的师傅做,还要刚才那个味道。”
说实话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非常激动,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有点自豪。整个厨房的人都听到了,但目光没一个望向我的,都统一的看向了李师傅——
李师傅挺尴尬,大声说“别看我,不是我做的,是谭哥做的,看他!”
说实话这时候就没几个人看我了,大伙儿觉得要是我做的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没啥大惊小怪的。
没人看我心里也美,对一个厨师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菜品受到客人好评更高兴的事了,比拿五百块钱奖金都高兴。
这是对自己厨艺的肯定,这种肯定比参加厨艺大赛获得名次都重要。
虚荣心在这时候一闪而过,脸上出现洋洋得意的表情,虽然这表情没人看见,但心里还是美美的。
任何一种鼓励都会叫人把正确的事情持续的做下去,并且越做越好。
第二天二白菜买了回来,用二白菜做出来的小豆腐比用小白菜做的好吃,白菜的清香味更浓,和豆腐本来的味道结合在一起彻底达到了懒豆腐的程度,自己吃都吃出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第三天把豆腐渣蒸的时间调整到十八分钟,这样蒸出来的豆腐渣非常蓬松,直接吃都可以。
第四天改了加入精盐的程序,不是直接在炒的时候加入,而是在捏碎大豆腐的时候加入精盐,然后用筷子拌匀,这样咸淡均匀,在炒的时候方便一些。
第五天试着把大豆腐也上蒸车蒸了十五分钟,然后再炒,味道更进一步,这时候吃小豆腐自己都感觉非常好吃,能吃一份。
以前上小豆腐用的是木桶,有乡村气息。但是木桶有点深,客人吃到一半的时候再吃有点费劲儿,同时也凉了,味道会减半。把木桶改成了石锅,石锅提前加热,这样上去的小豆腐吃到最后还是热的,温度能够保持住,客人吃到最后也不会感觉卸口。
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小豆腐从开始的每天二十份上升到三十五份,并且还在上升。很多客人吃了都说好,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客人非常喜爱,吃了一份之后还点第二份,说吃出了当年的味道,还有一些当过知青的客人说,当年下乡的时候吃过,记忆深刻,回城之后就吃不到了,这些年一直想吃这一口,也没吃到,现在终于吃到了,吃到嘴里想起了许多往事
一个小豆腐,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
小豆腐成功之后把制作流程和标准固定住,然后移交给李师傅。给他讲了制作的要领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带他做了三份,看他已经能够达到标准之后就彻底的交给他负责了。
李师傅后来问我做菜的秘诀是什么,我告诉他两字——严谨。
在我和李师傅交换菜品制作的时候,杜师傅跟我说最好得到老赵的允许,要不然老赵来气。我确实没想到这些,觉着两个师傅之间互相交换一下菜品也是好事,等哪个师傅休息了他的菜也有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