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多孝顺呀,多乖呀,多听话呀!
所以呀,没有哪个孩子是揍一顿解决不了问题滴!
其实,妈妈邓萍心里更偏向于祷告,把孩子们都交托给上帝照顾掌管就成啦!
裴婷把自己老爸的这些书都翻出来,把里面认为比较精彩有建设性意义的内容给勾出来,方便经常翻阅学习!
此时学习的人员加了文杰哥,他家的小石头以后肯定也不会是个省油的灯,所以他准备提前就开始学习这些实用知识哈!
这本书里写的孩子人生三次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是可怕的两岁左右!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所以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
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裴婷想起来后世已经生的老二宋亦然跟老三宋亦凡,两个小家伙小时候就是这样!
话都说不清楚呢,就开始犟嘴啦!
你让他干啥,他偏不,不让他干啥,他偏干,真的是醉了哈!
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叛逆了,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孩子交流时,总喜欢命令式的不要怎样,不许怎样,孩子就过早地学会了说“不!”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所以改变孩子的关键,还是先改变自己!
而且孩子虽然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在与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比如当别人抢他玩具时,情急之下他会做出拳打脚踢的动作。
一个是因为手脚敏感期,一个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该怎样正确表达意见,慌乱中做出的随心所欲的反应!
第二个叛逆期是79岁的小大人,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主要社交不再是家人、邻居了,而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
步入了小学学堂,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决定,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可矛盾的是,他们还是非常的需要大人,还是会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的撒娇,希望父母来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对待这个时期叛逆的孩子!
父母应该更多的以互动的方式来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再来进行评论!
父母可以适当的下放权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
让他充分的感觉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
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
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一时期的孩子,因为将他们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很不稳定,而且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的引导,变得更加叛逆。
这时,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
此外,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
比如饭前做作业,饭后看二十分钟电视,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帮你更好地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嘿嘿,裴婷看到这里,就想起来老二宋亦凡,从小就被婆婆宋馨培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每天放学作业根本不需要大人替她发愁,她自己就知道去好好完成!
不管是朗读,练字,语文数学压根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