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庄严,与他印象当中大不一般。
心道“难怪这妖僧能够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果然不可貌相。”
皇帝笑眯眯地道“国师,你来看看寡人的这批新科进士,有几位可堪为国家栋梁者?”
国师目光扫过众位新科进士,最后目光落在宁采臣的身上,很是停留了一阵。
虽然没有看出什么来,但是还是打心里地感到厌恶与排斥。
“这个书生是怎么回事?莫非于本座的计划有什么妨碍吗?”他心里道。
这时候,皇帝与众文武的目光也落到了宁采臣的身上。
皇帝本来对宁采臣的气度仪表有些喜欢,于是道“哦?国师也认为探花郎能够成为未来的砥柱么?”
国师心中一动,道“探花郎上应星宿,乃是出将入相的人物。
陛下不是正愁西陲蛮夷屡屡叛乱,无法治理吗?
老僧保举探花郎为酒泉郡郡守,定能安定边陲,为国家立功。”
酒泉郡乃是大宁帝国西陲边地,十分荒凉,而且常年有蛮夷作乱,巫鬼横行,可以说是官场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