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愚弟向来愚笨,怎会有什么见解,只是此件事闹得新郑城内人心惶惶,父王也颇为头疼,選自知九哥聪慧过人,何不为父王分忧呢?”
韩非笑了笑,眼眸深处略有惆怅,答非所问道“为兄贪盏恋色,浑浑噩噩,早已不似你说得那般厉害了。”
见他含糊其辞,韩選亦知难以探听到什么真实有效的消息,也不再多问。
过后不久,韩非就告辞离开了,临走前,指了指让随从抬进来的几卷竹简道“为兄知道你喜研儒学,这些书简皆为为兄所著,你且看看。”
韩選眸光一闪,垂首一礼“多谢九哥厚赐!”
韩非摆了摆手,一展紫襦袍,十分潇洒地离开了竹谞居。
等其走后,韩選才来到凭几旁坐下,翻开了那几摞竹简。
《五蠹》、《孤愤》、《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
一一扫过竹简上的头录,韩選心中皆震不已,尤其书简上刚刻印不久的字痕,显示为韩非亲刻之书,如果这几摞书简放到后世,绝对是国宝一级的文物。
而在当今之世,有帝王或者臣子能把这几摞书简上的学问融会贯通,那么必将是一代明君和能臣。
相比较于清净无为的道家和仁义礼智的儒家,法家更重于实际情况,如商鞍之言“不法古、不循今”,更是直指儒家。
而更有趣的一点是,数千年的历史中,儒学大盛的朝代必亡,而重建的盛世,必有法学。
可见,儒即亡,法必盛。
当然,韩選并不是历史学家,也没有那么多兴趣研究这些问题,不过如今来到这个时代,他也必须有所选择。
战国末期,百家争鸣的最后的盛世,作为仰慕此时代已久之人,又怎能甘于平庸呢?
再说了,马上这诸夏大地上将出现千年未有之变革,倘若不早作一些准备,如何为日后彷若改天换地般的变化而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
而且,作为一名男人,怎可能一日无权?自魔剑世界初尝权力滋味,韩選已知终生难以戒卸掉了。
他嘴角微扬,眸中散发着别样的精芒“这一世,我可不想像上一世活得那么小心翼翼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