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最风流> 148 刘繇西入丹阳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8 刘繇西入丹阳郡(3 / 5)

,又有拒绝权贵请托而弃职之行,后被州府辟用,复有弹劾、奏免权宦之子济南国相之为,其人有胆有识,此其三缘故。——救其从父云云,是刘繇十九岁时,其从父刘韪被盗匪劫持为人质,刘繇遂召聚十余人混入贼中,趁隙将贼首杀死,救出刘韪。

三个原因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其兄刘岱领掌的兖州,在其兄死后,曹操争夺败北,现下落入到了荀贞手里。尽管已为荀贞所得,并且刘岱已死,可刘岱或许在兖州还留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刘繇做了扬州刺史以后,他能不能利用刘岱留下在兖州的影响力,给荀贞造成些麻烦?徐州南接扬州,西接兖州,扬州、兖州可是恰好把徐州包在了其间的。

按李傕、郭汜、樊稠等继承董卓而来的一贯以之的应任官等方法来挑拨关东诸侯关系、以作制衡的政治手腕来看,这第四个原因,应该还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的。

刘繇最早避战乱,是在徐州,荀贞招揽过他,他不肯应之。刘岱死后,他南下扬州,投附了故扬州刺史陈温。陈温死后,他在扬州北部、长江以东的三个郡,辗转来回,丹阳郡、吴郡、会稽郡他都待过。凭其族望,以其个人之名,倒也是不管到哪里,都被当地郡守热情款待。

却就在此际,得了朝廷任他为扬州刺史的令旨后未太久,他去了丹阳郡?

长江东的扬州三郡,会稽郡也好、吴郡也罢,都没关系,唯独这个丹阳郡,是荀贞最在意的。在意之缘由有二,一个是丹阳郡系陶谦的家乡,陶谦死后,其诸子都回了丹阳;一个是丹阳郡守周昕,是扬州七郡里头,最不与荀贞来往,直白点说,最不理会荀贞的一个。如前文所述,这个周昕,是袁绍一党,和袁绍、曹操关系都很好,曹操早年起兵讨董,专门跑来丹阳募兵,周昕前后给了曹操精卒万余;他的两个弟弟则现俱在袁绍处,得到袁绍的重用。

……

“前得闻诏令,拜刘正礼为扬州刺史,我即去书阜陵,叫臧洪迎他入历阳,他婉言辞绝;却忽於此际,他现身丹阳郡,志才、文若,卿二人对此有何看法?”

——历阳县,属阜陵郡,是扬州的州治所在。

荀彧说道:“刘正礼前不肯去历阳,今值阿兄迁治赴兖,已然离郯的当下,又突然去到丹阳,几件事相合,……阿兄,他到丹阳去的目的,值得玩味。”

不愿去历阳,显是不愿到荀贞的地盘,不愿受荀贞的控制,这可以理解。

但丹阳是最与荀贞不对付的扬州之郡,那么在荀贞迁治离徐的现下,刘繇突然离开吴郡,去到丹阳,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确实值得考虑一下。

荀贞想的比较远,他从周昕想到了袁绍,说道:“故扬州刺史陈温病故后,袁公路表惠衢为扬州刺史,闻袁本初也表了袁遗为扬州刺史;可於前时,又听说袁本初把袁遗表做了它职。……文若,志才,这两件事放到一块儿来看,你俩觉得,刘正礼入丹阳,会否与袁本初有关系?”

荀彧立刻领会了荀贞之意,说道:“阿兄是说,袁本初把袁遗表做它职,实际上的目的是为了拉拢刘繇?而刘繇……,而刘繇於此际入丹阳,和周昕会合,背后也许是袁本初的推动?”说着,荀彧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有无这个可能?”

荀彧忖思了下,说道:“阿兄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这个可能!冀州和扬州隔着兖州、豫州、徐州,反正袁遗是没可能到任的,那既然如此,干脆就通过周昕和刘繇搭上线,把刘繇拉到他那边去,一则可以打击袁公路试图染指扬州的企图;二来,或许也能给我徐州造成点麻烦,使阿兄不能全力西进河南尹,及减轻我军在兖、青对冀州的压力,……亦是一举两得也。”

“志才,你以为呢?”

戏志才说道:“明公此虑,有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