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模式被几所交通大学和专家称为“矿海模式”,纷纷前来参观、调研,为此还写出了一些分量极重的论文。同时因为和交通大学的良好合作,为矿海招聘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借由铁路,煤化工事业部的产品也开始进行输出,通过铁路运达国的经销商手中。煤制油产量还不是太高,目前还做不到外运,不过刘娟信誓旦旦的保证,等到秋天,华国石油的基建完工后,煤制油的产量将会提高五倍以上,到时候矿海和国铁的铁路线上将会看到煤制油的产品运往国各地。
电力事业部的研发还在继续进行,不过相应的电厂建设却没有停止。
除了建设坑口电厂,矿海集团还顺着铁路线寻找目的城市,凡是电力紧张的城市都进入了矿海的考察范围,即便不紧张的,也去寻找有没有效益不好的电厂,通过自建和兼并,扩张电厂规模,同时也消耗矿海铁路运来的煤炭。
随着几大事业部工作的开展,资金如同汛期的水位一样迅速高涨,尽管新建电厂和兼并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资金,但结余仍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趁此机会,李河川及时启动了矿海铁路的二期工程。
这一期工程线约500公里,不过还包含了照市的港口建设。
照市是鲁省的一个沿海城市,港口资源良好,属于北方少见的深水港。
最初在做西煤东运方案时,当时的设计单位提出了三份意见,一份是就近在沧市修建煤炭码头,不过沧市港口属于浅水港,淤积比较严重,而且往南方运输,需要绕过鲁省半岛,虽然节省了陆路运距,但水运距离却增加了。
第二份则是在鲁省龙市下水,不过同样面临绕过半岛运输的问题。
最终,矿海选择了第三套方案,照市下水。
照市城市不大,当地没有知名的港口企业,还属于码头的浅层利用。
李河川亲自抵达照市,和鲁省发改委、照市主要领导进行商谈,最终确定下来,矿海集团投资100亿,建设矿海照市煤炭码头,一期为三个30万吨级的码头,三个10万吨级的码头。
作为照市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投资,照市相关部门一路绿灯,为项目的征地、土地出让、建设、环保等步骤方便。
至此,矿海打通了铁路运输的最后瓶颈,有水路和陆路两个路径,将矿海的煤炭运抵南方各省。
完成了这些后,李河川回头看电力事业部的研究。
他发现,尽管他购买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发因子,却没有给研发带来加速。问了一下才知道,赵继科想要完成变形金刚式的铁塔,而刘娟则是要研究超导材料。
这本就不在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选项之内,不过李河川也没有想着让他们完顺着系统指定的方向去研究,独立而自由的创新,才能锻炼他们,才能摆脱系统的约束,实现独创性的研究。
这才是李河山所需要的。
有系统固然是好的,可是李河川也知道,系统最大的作用肯定还是在开启基地车之后,实现未来环保目标时才更好用。
现阶段,他倒是想看看,购买研发因子后,如何自由的激发研究人员的潜力。
冥冥之中,他觉得,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