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字的位置。
这样,等村长去镇上盖完章回来,再在介绍信上补上他的名字就可以了。
“没问题,村长,您经常开介绍信,肯定出不了错。”顾时年一脸淡定的把介绍信还给村长。
忙完正事,两人同云老爷子道别,相携着回了家,到了天色将暗未暗时,老村长从镇上回来了,一进村子就直奔王寡妇家。
从包里掏出介绍信,递给顾时年后,老村长有些拿不定主意的道
“顾小同志,这是裳囡的介绍信,你看在要不要在前面加上你的名字?我带笔了,直接加一笔就行。”
顾时年接过介绍信,最先看到下面两枚红红的印章,一个是杏林村的印章,一个是向阳镇的印章,村长指的位置正好是云裳名字前面的空白处。
“那就麻烦村长了。”
顾时年也不跟村长客气,挑亮油灯,看着他在介绍信上一笔一划的补上‘顾时年’三个字,这才把介绍信收了起来。
收好笔后,老村长看了一眼抱着鸡槽子,呆坐在窗台上的王寡妇,嘴角抽了抽,压低声音问顾时年“顾小同志,裳囡她妈这病真能治?”
顾时年也回头看了看王寡妇,无奈的摇头,“村长,这种病不好说,阿裳是觉得大地方的医生好,说不定能有啥特效药……”
后面的话不用说下去,村长自动脑补了出来不让云裳带王寡妇去省城看病,她是不会死心,要一直惦记在心里的。
“……裳囡像她爸,是个仁义孝顺的娃儿。”
老村长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憋出这么一句。顾时年给老村长倒了一碗开水,又问起了村里人统计买粮的事儿。
“我把事情给几个队长安置下去啦,估摸着晚上就能统计出来,我明儿早上过来给你个信儿。”
村里人的口粮有了指望,老村长心里头高兴,说话声音里都带着股不自知的喜意。
“顾小同志,黑市上带壳子高粱卖五毛,红薯卖六毛五,还有山药蛋儿,软黍子,这些粗粮只要每家花上二三十块,就能凑合着撑两个月。等进了四月,地里头野菜就冒出头啦,还有榆钱子,嫰柳芽,槐叶尖儿,这些都能当口粮吃,咱村儿这就算撑过去啦!”
在这种大环境下,杏林村没有人饿死,他这个村长也算是对村里有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