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那些年轻人,跟范阳总感觉有了隔阂,哪怕以前从小长到大的,看着范阳,都总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可跟缺一门不一样,很快就打成了一片,有几个关系好的,还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一片融洽。
缺一门手里捏着红包,碰到关系好的,就塞一个。
又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缺一门,你这厚此薄彼,好意思么?”
范阳看见了,怼他一句。
“行,行,阳哥表示了,我勇哥也不能没个意思,来来都来,见者有份。”
准备的红包不够了,缺一门拿出一沓票子,整一个暴发户的感觉,一人两张。
众人的溢美之词,就不必多说。
搞得缺一门满面红光。
第一次领会到大把撒钱的感觉,美妙。
热闹了好一阵,江军又开始催促工人们上机,干活。
范阳没有干涉,顺便也好好看看他们的生产工艺。
对皮鞋生产,范阳纯粹是个外行。
当初王叔和他们加工皮鞋,全靠手工,在人造革的前提下,料子都是平整的,都是些型材,相比真皮工序已经减少了很多,制作工艺其实非常简单。
生产的速度本来就快。
可经过李科长一番指点之后,生产的效率明显又提高了很多。
不大的一个院子,就像老北京四合院一样的结构,以前是家酿酒的作坊,一面大门,一面是二层楼的房子,一面是以前用来存酒的地窖。
地窖那边,上一次范阳回来时,他们规模太小,这边没用,这一次回来,地窖的地方已经打成了一个水泥坝子,上面盖了玻纤瓦,搞成了一个棚子,里面堆着原材料。
棚子那里还拴着条狗,用一块纸板写着《下料组》。
里面摆着几张木头做的工作台面,鞋帮,鞋面等下料工作,几个大妈就在那里负责。
院子里,就是几个大爷的鞋底组,以前都是王叔自己磨的刀具,手工切割,现在也换成了机器,两台链锯式切割机,旁边还摆着两台砂轮机。
房子里面是六台缝纫机,主要是几个青年女工负责。
剩下的跑帮,胶粘,加绒,内衬,由十个年轻人负责。
范伟则带了9个人,分成三个组,专门搞销售。
安排得井井有条,范阳不停的夸奖,整得好。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细分了工序之后,据说现在每天的皮鞋产量,最少也有50双,而且还是高帮的冬鞋,要是夏天,100双都能做得出来。
二楼有四间房子,两间划为仓库,有一间里面堆着鞋盒子,塑料袋,吊牌之类的,上面挂着个牌子,质检处。
江军一路陪同,走到一个地方,就解说一遍。
原来注册了公司之后,李科长又帮忙,注册了一个商标,现在他们的合格证,已经是资格的了,没有人再挑得出麻烦,厂里有自己的质检部门,出具的合格证已经有了实际的意义。
又花钱找印刷厂,制定了专业的吊牌。
就连鞋盒子,虽然简陋,上面也打上了伟业皮鞋的商标,还有生产地,厂家之类文字。
这搞得范阳吃惊不已“这些东西,李科长哪里找到的?”
江军说道“呵呵阳哥你有所不知了,四川的皮鞋产业,其实已经发展得不错了,李科长带我到重庆去了一趟,那边好多大的皮鞋厂,温州,浙江好多大厂,都跑到四川建厂了,成都的武侯区你去过吗?李科长说那边的产业都开始上轨道了,还说什么东鞋西移,明年让咱们到成都,去申请加入四川制鞋行业协会呢。”
看见范阳一脸错愕。
江军有点尴尬“哈哈,我也是不懂啦,都是李科长说的……”
“额,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