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明儿虽好,可唯一不好的,就是错生在了崔氏肚子里。若是他生在旁人肚子里,也就罢了。”
“是啊!”昭明长公主长长一叹,“我想,便是当初母亲,也无法做到全然无芥蒂罢。只要明儿存在,崔氏的影子便会一直在,谁都不是圣贤,自然不能抛开崔氏看明儿。”
“是。”
“那……我想,这个皇帝……还是明儿来做比较合适。”
“景儿的性子……”
之后有关于另立新君的人选,朝堂上,宗室中,都一直围绕着此话题议论许久,以兵部尚书余潜以及内阁三杨阁老为首的朝臣极力主张另立铖王李明为新君;内阁首辅齐有贞则立主册立太子李沅为新君;至于以武清伯石横为首的世家,则是极力主张迎回皇帝,不应立新君。
这般下来,铖王推辞直言不敢,然而太子李沅却是亲至朝堂,直言自己不适合担当皇帝大任,愿意将国事交给诸位名臣自己做主。
宗室里又问长公主,两位长公主则道:“皆有百官世家商议,我等女子,实不敢指点。只望万事以国朝圣上为考量。”没有明确支持谁,也没有明确反对谁。
最后,经过几夜的争论,最终由太后金氏下旨:册立铖王为新君,即刻即位,遥尊当今圣上李明为太上皇。
至此,皇帝人选尘埃落定。